2025年决策咨询内参撰写经验交流暨2024年度先进作者表彰会顺利举办

发布者: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发布时间:2025-04-25浏览次数:10

2025年4月24日上午,由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科研处联合主办的“2025年度决策咨询内参撰写经验交流暨2024年度先进作者表彰会”顺利举行。会议旨在总结内参工作成效、表彰先进、交流分享撰写经验,不断提升我校决策咨询内参稿件质量,为有关部门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成果。本次会议由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副研究员陈正良主持,研究院执行院长徐龙炳教授、科研处副处长慈勇、内参撰写骨干教师代表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田志伟、解咪、刘书婷、刘进四位老师作内参撰写经验交流发言。

会议伊始,徐龙炳教授全面介绍了2024年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问题与建议》内参上报及获上级部门采用情况。2024年,研究院内参编辑部扎实落实内参约稿、选稿、编辑等各个环节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获得上级部门采用及领导批示的稿件数量得到了显著增加。在全校内参撰写作者、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科研处编辑人员的共同努力下,2024年我校上报有关部门决策咨询信息综合排名显著提升,为服务国家、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上财专家学者的智力支持。

随后,会议对在2024年度决策咨询内参撰写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18位教师和1个课题团队予以表彰,徐龙炳教授和慈勇副处长为获奖者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

为进一步总结内参撰写经验,提升决策咨询内参写作水平,会议特别邀请四位教师代表作专题交流发言。

田志伟老师从个人决策咨询经历出发,分享了其在决策咨询选题、写作、实地调研等多方面的经验体会。他特别指出,选题来源不能仅仅依赖上级部门的约稿,也可以通过参与企业座谈会等方式发现和提炼有效的选题线索。写作方面,他强调要“重案例”、“重数据”,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道理”,给出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政策建议。要“多调研、多合作”,与企业、证券机构等渠道合作,通过调研积累原始数据,提高决策咨询稿件的含金量。

解咪老师结合个人体会,从内参的意义、选题、写作结构与语言表达等多方面展开分享。她指出,内参作为连接学术研究与政策制定的桥梁,其根本价值在于为决策层提供及时、精准、可操作的信息支撑。好内参必须具备政策导向性、时效性、针对性、实用性与前瞻性。她以“就业”话题为案例,指出选题应考虑“决策层”的关切和职能指向,并结合自身的研究领域,“打擅长的战”。写作上则推荐“重大意义+问题剖析+对策建议”的三段式;语言要“准、易、中”,即准确表述事实、通俗易懂、保持客观中立;结构安排上要逻辑清晰、段落紧凑,切忌冗长铺陈,注重信息收集来源的权威性和多元性。

刘书婷老师从“什么是决策咨询”这一问题切入,指出“决策咨询是以解决现实问题、服务决策需要为导向的综合性研究和建议”,她从题目破解、信息收集、写作要点、打磨优化等环节重点展开分享。她强调,题目破解是撰写决策咨询报告前的核心步骤,需“还原真实问题”,聚焦可落地的问题切口。决策咨询必须用“信息证据”构筑判断、支撑建议、佐证逻辑,保证时效性和针对性。对策建议要坚持问题导向,写实对策措施,力避空洞表述。她还特别分享了内容打磨技巧,包括逻辑闭环检查、语言表达提炼、术语通俗易懂、版式呈现规范等细节,提升文本的清晰度与说服力。

刘进老师从“调研与专业结合”出发,提出撰写高质量决策咨询内参的三大原则:“写自己擅长的建议”、“坚持调研先行”、“文风题材化繁为简”。他指出,教师应立足自身专业和研究兴趣,聚焦自身熟悉的领域,积极求证和调研,养成记录和积累的习惯,多写多练。他提倡文风“去学术化”,采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立足问题本身,提供明确、务实、具体的政策建议。

陈正良副研究员对决策咨询内参撰写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讲解。他指出了当前内参稿件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高校专家参与决策咨询的叙事语言上要直面问题、明确观点,选题切口要精准,以具象化的调研信息作为观点的论据支撑,聚焦自己擅长的研究领域,提出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行文注重严谨规范。他对内参撰写基本格式作了详尽介绍。建议专家学者走出校门深入实际,多搞调查研究,在实际调研中了解真实情况,解剖真实问题,提出切实管用的对策建议,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决策咨询研究成果。

科研处慈勇副处长首先向所有支持决策咨询工作的老师师和工作人员表示感谢。他对我校决策咨询工作有关情况作了介绍。他指出,2024年我校上报内参稿件数量与质量均创新高,标志着学校在决策支持体系中的地位得到显著提升。他介绍了我校目前已有的内参上报渠道途径,并将持续拓展新通道;他特别强调要严格遵守保密规范和学术规范。他强调,时效性是决策咨询的生命线,鼓励教师响应“日常约稿”与“紧急任务”,强化调研数据收集、提升稿件质量。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和科研处也将持续优化决策咨询服务体系,推动更多高质量研究成果转化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参考。